——海淀区红十字会召开2016年专题工作会
12月13日至14日,海淀区红十字会召开专题工作会,全面总结2016年工作,并提出明年计划设想。会议由区红十字会秘书长刘晓燕主持,各行业工作委员会、各街镇、总公司红十字会的负责人以及区红十字会机关工作人员参加。
2016年,在海淀区红十字系统的共同努力下,红十字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夯实事业发展根基。加强同教育工委、卫生工委、机关工委、国资委、工商联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加大对基层红十字会和团体会员单位工作的指导力度,依托和指导行业红十字会、基层红十字会,扎实推动红十字重点工作的落实。二是打造人道项目品牌,开展博爱救助活动。截至11月底,共募集善款271.67万元,投入179.59万元,开展“两节送温暖”、少儿大病、重特大疾病医疗及特困家庭等红十字系列博爱救助。三是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促进平安海淀建设。落实2016年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共举办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班223期,普及人数33200人;举办取证培训班338期,16900人取得救护技能证书。区红十字会等11家单位荣获2016年全国红十字防灾避险知识竞赛最佳组织奖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2个。四是发挥应急救援功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在辖区大中小学校、驻区单位建立了16家紧急救援志愿服务站,数量居全市首位。在辖区160余个城乡公共场所建立了应急救援亭,为群众提供应对突发事件急需物品。利用5.8世界红十字日、5.12防灾减灾日等纪念日,组织群众性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中国地质大学、红星救援队两支志愿服务队成为海淀区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伍。五是践行红十字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清河敬老院开展博爱助老、爱老活动;联合区新闻中心举办爱心义卖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在14所高校组织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讲座和志愿者招募,全年有1000名志愿者捐献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有5位志愿者配型成功并实现6人次捐献;帮助1位老人实现志愿捐献人体器官的夙愿。六是加强公益宣传,提升红十字组织影响力。举办纪念“世界红十字日”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博爱在京城,携手为人道”“学习应急救护知识,当好生命的救护者”等主题宣传。在《海淀报》开辟红十字专栏,实时通过区委和区红十字会网站报道工作信息。编撰印制器官遗体捐献宣传折页、反恐宣传折页、应急救护知识易拉宝,向基层红十字组织发放,营造人道公益氛围。七是突出海淀优势,打造红十字青少年品牌。加强中小学校红十字会组织建设,加强中小学校红十字的组织领导。推进救护知识进校园,3万余名学生学习了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分别选派理工附中5名学生、八一中学5名学生参加第十四届中日韩红十字青少年和2016年京津冀红十字青少年交流营活动。组织10余所学校老师参加探索人道法项目师资培训班,积极推广国际红十字会和中国红十字总会共同举办的探索人道法项目。
2017年,海淀区红十字会将继续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履职尽责,积极作为。一是进一步筑牢红十字会的群众基础。发挥行业红十字组织在发动募捐、开展救护知识培训和公益文化宣传等方面的作用。筹备召开区红十字会九代会,做好换届选举各项工作,制定海淀区红十字会发展规划。二是积极发挥红十字会的人道救助作用。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努力扩大红十字组织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参与面与影响力,提高筹资能力,增强救助实力。三是高标准推进应急救护培训和救援工作。继续落实海淀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助力平安海淀建设。四是大力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突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应急救援、造血干细胞捐献等特色,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中广泛招募志愿者,开展具有特色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五是加强红十字文化宣传传播。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促进全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