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部门工作>纪委监委工作

海淀区纪委监委:“室组地”联动聚合力 监督赋能老旧小区焕新颜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0日信息来源:区纪委监委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32号社区,这个曾经设施陈旧、环境杂乱、投诉频发的老旧小区正在经历蝶变。这一转变的背后,凝聚着海淀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创新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的智慧与实践。通过整合监督力量、贯通监督链条等方法,第一纪检监察室与街道纪工委协同发力,推动民生难题破解,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机。

  作为典型的多业态、多产权老旧小区,复兴路32号院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该小区基础设施老化、流动人口大、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突出,月均70余件的接诉即办案件成为困扰基层治理的“痛点”。第一纪检监察室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机制优势,与街道纪工委跟进督办,通过“三督”举措精准发力,为老旧小区改造按下“加速键”。

  聚焦民生“热点”,在“围着基层转”中找“切口”第一纪检监察室指出街道要全面查找梳理群众反映集中的民生“热点”问题,万寿路街道把“围着基层转”作为工作导向,把接诉即办作为倾听民声、发现问题的重要渠道,同时街道纪工委坚持同频共振参与其中,对民生问题及时跟进督办。针对复兴路32号院因产权复杂、管理缺位导致的“脏、乱、差”难题,街道把这一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作为整治工作的“切口”,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给予立项,并围绕实现“排隐患、整秩序、优环境、惠民生”目标,建立了街道统筹牵头,纪工委跟进督办的工作机制。

  聚焦解决“难点”,在“大家商量着办”中寻“入口”面对产权分散、业态复杂、设施陈旧、诉求多元、资金匮乏等“硬骨头”,第一纪检监察室着力压实街道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担当。万寿路街道牵头研究制定了由街道纪工委、社建办、平安办、城管办、执法队、驻地派出所以及社区党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整治工作方案,充分运用“大家商量着办”机制,搭建共商共议平台。以“共商环境优化、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引导居民、商户、产权单位集思广益,共同决策,为每个难题制定“一题一案”解决方案。街道纪工委坚持“督帮一体”,通过列席调度会、监督“三重一大”决策等方式,紧盯工程立项、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以小区北侧长廊改造为破题点,街道联合产权单位创新采用“共建、众筹”模式,成功筹资42万元完成改造,打开了整体整治新局面。

  聚焦打通“堵点”,在“融治理联盟”中盯“收口”社区毗邻医院、业态多元,加之各种利益交织,关系错综复杂,在深层次推进“大杂院”综合整治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堵点”。为打通“堵点”,第一纪检监察室跟进监督指导,联合街道牵头成立“融治理联盟”,共同统筹协调区、街道相关部门、属地消防、派出所等资源力量,其中包括: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提供资金支持,联动派出所、消防站开展隐患整治,推行“三定三包”网格化自治等。街道纪工委通过召开专项监督会、实地检查、参与验收等方式,紧盯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通过联盟机制,已累计筹资60余万元完成多项改造工程,社区接诉即办案件从月均70余件降至个位数,环境秩序改善获居民广泛认可。

  “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的实践,不仅破解了老旧小区改造的治理难题,更构建起基层监督的新格局。海淀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将持续深化“室组地”联动机制,以高质量监督护航民生工程落地见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文/崔澎娟 杜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