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海淀区关工委的“五老”代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一边响应“宅家本就是贡献,宅家也能做贡献”的号召,自动自觉做好安全防护,一边力所能及地加入到防疫中来。他们有的写诗撰文,为一线工作者鼓劲加油;有的捐款捐物,为前线送去爱与温暖;有的参加社区值守,亲自为抗击疫情筑牢社区防线。

张淑兰就是“五老”代表中的一名骨干,今年已经75岁了,2000年从海淀区纪委退休后,她开始担任退休党支部书记,退休不褪色,继续发光发热,一干就是17年。张淑兰一直非常关注青少年的成长,退休后她加入了区老干部关工委,十几年来一直活跃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岗位上,带头参加了许多关心关爱青少年的活动。
自2002年来,她以个人的名义先后资助了11名贫困学生,为孩子们送去爱与温暖,帮助这些孩子们实现梦想。现在,张淑兰资助过的这些孩子,已经有10人顺利毕业,走向社会,创造价值,还有一名在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追求学术理想。
疫情期间,她始终惦记着那些喊她“张奶奶”的孩子,想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于是,她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了为关工委梳理热点话题的任务。她把微信里转发的关于疫情防控、国际国内各种社会热点现象的文章收集起来,梳理出“疫情中你看到了哪些中国精神”、“疫情中你看到了哪些中国力量”、“疫情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与丑”等话题,为区关工委即将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的“热点问题怎么看、怎么办”的大讨论做准备,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思考人生、把握命运。

2月27日,区直机关工委号召党员自愿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张淑兰得知此事后,立即向所在的区纪委退休党支部捐款1000元,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退休之前,张淑兰就是单位里的热心人。退休后,她了解到单位有6位退休多年的老同志身体不好,儿女不在身边,平时生活不便。这些老同志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85岁。张淑兰经常上门看望这些老同志,带他们去看病、做检查、办手续,陪他们聊天,为他们带来家人般的温暖,最多的时候她一个月去看望12人次,有些老人对她已经很依赖。可是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家庭负担很重,本身也是应该被照顾的人,但她却像“小姑娘”一样照顾着比她年长的老同事,一干就是十多年。相比这些年逾耄耋的老人,张淑兰不再是“张奶奶”,而是温暖亲切的“小张”,是一位不老的“小姑娘”。疫情开始后,按照安全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串门”的四要素要求,张淑兰没办法像以前一样亲自上门照看望老同志,只能通过电话联系他们,嘘寒问暖,嘱咐慰问。她还及时地把了解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写出区纪委离退休老同志们的感人防疫故事,以此增强大家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