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部门工作>宣传工作

百年贝家花园修缮后重新开放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8日信息来源:海淀报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9月5日,承载中法友好交往记忆的百年历史名园贝家花园,经过精心修缮焕发新颜重新对外开放。当天,由海淀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国际友谊的历史印记”主题展揭幕暨贝家花园重新开园活动上,再次来到贝家花园的贝熙叶医生之子贝石涛说:“我想告诉父亲,中国人民感念他的贡献。”

  法国医生开辟自行车“驼峰航线”

  贝家花园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始建于20世纪初。原为法国医生贝熙叶在西山的居所和医治附近百姓的诊所。抗日战争期间,贝熙叶凭借外交特权,年逾七旬仍骑自行车帮助抗日根据地运送药品,开辟了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贝家花园成为向根据地运送药品的中转站之一。

  贝家花园于2015年荣获“中法人文交流基地”称号,2021年列入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9月5日的“国际友谊的历史印记”主题展揭幕暨贝家花园重新开园活动,得到了全国人大、法国驻华大使馆、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物局等单位的支持,中外嘉宾、文化学者和媒体记者一起,重温历史、深入交流、续写情谊。

  法国驻华大使馆代表高度赞赏了“国际友谊的历史印记”主题展,表示该展览通过贝熙叶医生的典范形象,彰显了法中两国悠久而深厚的历史友谊。

  贝石涛深情回顾了父亲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分享了家族与贝家花园的故事。他表示,父亲一生致力于医疗事业和中法友好,贝家花园是父亲与各国友人交流的重要场所。感谢中方对贝家花园的精心修缮与保护,希望这里能继续成为传递贝熙叶大医精神、促进中法人文交流的平台。

  青年学子延续中法友谊

  活动中,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学院的学生与法国、马达加斯加的留学生共同演绎了中法友好主题歌曲。他们用中文演唱《如愿》,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许;用法语演唱《风筝》,象征友谊如风筝般飞扬不息。

  青年学子们用真挚的歌声跨越语言与文化的界限,展现了中法友谊的青春活力与延续性,激发了强烈共鸣。“不同语言的歌声交织,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浪漫、美好与团圆的氛围。”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国留学生齐礼安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对贝熙叶的事迹有了深入了解,尤其敬佩贝熙叶在抗战时期的贡献,贝熙叶的举动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至今被中国人民所铭记和感念。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学生时尚告诉记者,之前通过学习,了解了贝熙叶在抗战时期的事迹。这次来到贝家花园,参观了“国际友谊的历史印记”主题展,感到非常震撼。“我们将自觉传承他的精神,延续中法友谊。”

  贝石涛表示,听到这两首中法歌曲非常感动。各个国家青年间开展文化交流和分享至关重要。

  讲述中外人文交流 的西山故事

  “国际友谊的历史印记”主题展揭幕后,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该展览展现了以贝熙叶为代表的国际友人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感人事迹,以及西山的中法文化交流史,诉说着中外人文交流的西山故事。

  长期以来,海淀区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大力挖掘西山地区的红色文化和中法交流历史,通过搭建人文交流平台,打造了以贝家花园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法人文交流基地。

  2025年,贝家花园进行了重新修缮,依据历史资料,采用场景复原和图文展陈相结合的形式,再现法国医生贝熙叶的行医环境与中法文化交流成果。

  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特色文化促进科副科长韩笑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海淀区在对贝家花园进行修缮过程中,突出历史场景复原,突出中法文化交流,力求让更多的人了解以贝熙叶为代表的曾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国际友人的事迹,以及西山的中法文化交流史。未来,海淀区还将依托贝家花园,开展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活动,并联动周边阳台山、凤凰岭等文化点位,将贝家花园打造成为红色文化传承地、中法文化交流地、西山景观揽胜地,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贡献更多海淀力量。(倪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