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海淀要闻>通知公告

海淀区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北京市“两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9日信息来源:北京海淀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原标题:海淀区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北京市“两会”精神!

  1月28日,区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刚刚闭幕的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精神以及市委书记蔡奇,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参加海淀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会议强调,海淀区是经济强区、科教强区、人才强区,是北京发展的硬核力量。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肩负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责任使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始终走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最前头、走在先行先试最前头、走在高质量发展最前头。区委书记于军主持会议,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合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长利,区政协主席刘勇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海淀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关键之年。海淀要贯彻落实好市“两会”精神以及蔡奇书记、陈吉宁市长参加海淀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对标对表各项部署要求,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海淀城市功能定位,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真抓实干、砥砺前行,着力担当好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排头兵、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者、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验田”、“两区”建设示范标杆的责任使命,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在首都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中作出海淀贡献、形成海淀表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强调,中关村科学城作为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要当好排头兵。要做强做优中关村科学城,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组建,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作用,同时,狠抓科技成果转化,持续优化创新生态。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瞄准未来产业,超前谋划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基建项目。要保持先发优势,一头抓好头部企业,一头抓好中小微企业发展。要发挥“两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叠加优势,进一步深化先行先试改革,在打造“两区”建设示范标杆上展现新气象。要抓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落实,把三山五园这张“金名片”擦得更亮。
  会议指出,海淀区人才、教育、科技资源密集,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要加强谋划布局,用好资源禀赋,更好承担起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重要使命。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对标国际先进,完善配套举措,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实现重大突破。要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硬科技研发攻坚,瞄准底层技术创新突破,打造产业生态,增强企业黏性。要强化服务意识,结合企业需求,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网络体系,提高精准服务水平,善于发挥各种创新要素作用,调动各方共同参与,为推动创新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会议强调,要瞄准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宜居宜业城区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目标任务,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区域发展的战略支撑,聚焦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量子信息等关键领域,进一步推动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解决“卡脖子”问题。继续当好改革创新“试验田”和“探路者”,弘扬中关村精神,大胆先行先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探索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组织作用和服务优势的新路径新模式,形成更加强大的政产学研用全要素“创新雨林”生态体系,构建更加紧密稳定高效的“创新合伙人”机制。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实施,持续扩大科学城北区作为海淀发展纵深和战略腹地、作为首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显著效应。
  会议要求,全区上下要切实抓好市“两会”精神以及蔡奇书记、陈吉宁市长参加海淀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的传达学习、贯彻落实,确保各项要求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到位,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乘风破浪、开拓进取、坚毅前行,加足马力推动海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阶段,特别是春节临近,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压实责任、主动担当,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坚决筑牢防控屏障。(唐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