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于军主持会议
3月17日,区委常委会召开第217次会议,研究弘扬新时代中关村精神等事项。区委书记于军主持会议。
会议研究《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关于弘扬新时代中关村精神,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意见》。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十六次全会精神,弘扬新时代中关村精神,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全面落实市委对海淀工作的新要求和区“十四五”规划,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大力度提振全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汇聚区域创新和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全面开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新征程,在首都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中作出海淀贡献、形成海淀表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强调,中关村精神在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创新创造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并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是中关村几代科学家、企业家、创业者的思想理念和奋斗足迹的集大成者。站在“两个百年目标”交汇和“两个五年规划”交接重大历史节点,我们传承弘扬中关村精神,是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需要,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需要,是落实市委要求海淀“三个走在最前头”的具体行动。作为中关村的发源地和“三城一区”的领头羊,全区上下要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体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率先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彰显助力科技强国建设的海淀担当。中关村精神富含红色基因,是海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中关村故事、海淀故事,引导激励海淀区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善作善成,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到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的火热实践。
会议要求,要始终走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最前头、中关村先行先试最前头、全市高质量发展最前头,是市委市政府的明确要求,是海淀承担的重要责任和需要全力完成的重大任务。海淀要在中关村精神指引下,促进产学研等多元创新主体高水平融合互动,加速释放创新潜能,全面提升创新层次和能级,率先实现科技创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重大转变,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拿出更大行动、展现更大作为。海淀要当好首都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发挥“三区”政策叠加优势,推动“两区”建设出实效树标杆,实现更高起点、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改革开放,为首都争创发展新优势作出海淀贡献。要推动弘扬和践行新时代中关村精神常态化长效化,丰富和厚植中关村精神的时代内涵,提升中关村精神的时代价值,共同讲好新时代中关村科学报国、产业报国的故事,共同在新征程中奋力谱写海淀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会议研究《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2020年,海淀区坚持依法治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海淀、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大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较好完成了年度和“十三五”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为海淀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20年8月,海淀区荣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称号。会议指出,今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发挥法治政府创建示范带动作用,以增强行政行为合法性、规范性为重点,以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为路径,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要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依法履职尽责、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结合起来,在推动结合融合上下功夫,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要充分解读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价值,努力提升运用法治思维指导工作的能力,让法治思维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段、每一个应用场景发挥作用,为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营造良好环境,为区域创新和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记者唐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