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海淀区纪委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监察法赋予的职责,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市纪委历次全会和区委工作部署,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聚焦区委“两新两高”战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图为海淀区纪委监委将理论中心组“学习”课堂搬到城市大脑体验中心
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坚持从“两个维护”大局出发,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找准政治监督的切入点、着力点,紧紧围绕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坚战”、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对“疏解整治促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巡视整改、“六稳”“六保”、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政治活动服务保障等98项重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有力推动全区各级党组织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和市委、区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在疫情防控大战大考中全力以赴监督保障防疫措施落实,对违反防疫纪律、落实防疫责任不力等问题及时调查处置通报。严明政治纪律,开展扫黑除恶、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专项监督执纪和人防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维护全区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肃换届纪律,会同区委组织部加强对区、镇、村(社区)换届风气的监督,严格把好政治关、廉洁关,确保选出好干部、配强好班子、换出好风气。
深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准确把握反腐败惩治与防范、治标与治本的关系,把严惩腐败和严密制度、严格要求、严肃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同向发力,实现集成效应。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五年来全区纪检监察组织共处置问题线索4931件,立案1190件,结案107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79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132人。严肃查办了一批大要案,在全区起到警示作用。把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作为遏制腐败蔓延的重要一环,成立工作专班,健全工作机制,开展“天网”行动,追回在逃人员14人,追赃9千余万元,区纪委区监委追逃追赃专案组被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北京市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坚持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反腐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持续扎紧“不能腐”的笼子,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五年来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4716人次,其中第一、二种形态占比92%,监督执纪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每年召开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编发典型案例集、制发警示教育片、下发纪律检查和监察建议书,形成边查处案件、边发现问题、边剖析原因、边提出建议、边督促整改的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努力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持续筑牢“不想腐”的堤坝,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廉政党课、法院庭审旁听、廉洁文化宣讲等教育方式,加强海淀区警示教育基地、圆明园廉政文化基地、北京市一中院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实现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的制度化、经常化,引导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人员坚定理想信念、严守纪律规矩,解决好“总开关”问题。夯实宣传阵地、传递反腐声音,通过“学习强国”等媒体积极宣传我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成果,区纪委宣传工作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排名前列。
树牢宗旨意识、强化作风建设,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查“四风”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密切关注“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新表现,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上下联动、多措并举,通过突击检查、随机抽查、交互检查、实地暗访等方式,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深入开展“四风”问题专项监督检查,五年来立案查处“四风”问题204件,处分148人。着力建立长效机制,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实现源头治理。坚持人民立场,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精准发现并处置在社会领域民生事项等方面的违纪违法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开展“接诉即办”专项监督,区纪委内设民生组专人专办,坚决整治解决群众诉求不力、行动迟缓、“走过场”等问题,协调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一批难点问题。监督保障脱贫攻坚,与7个受援地纪检监察组织建立常态化监督执纪工作机制,促进全区帮扶资金、项目、措施等落地落实、廉洁高效,保障受援地顺利脱贫摘帽。
夯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认真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强化协助职责、监督责任、推动作用,全区上下形成从严管党治党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扭住主体责任“牛鼻子”,加强对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考核为抓手,督促全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为核心区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深化巡察监督,设立区委巡察机构,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方针,共开展12轮巡察,对112家处级单位和623个村(社区)党组织进行政治体检,发现各类问题8205个,提出意见建议949条,移送问题线索146件,立案35人,顺利完成本届区委巡察全覆盖任务,有效发挥巡察监督利剑和密切联系群众纽带作用。做实日常监督,经常深入基层听取意见、发现问题,加强和规范谈话函询工作,完善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严防用人腐败。充分发挥信访举报的问题线索主渠道、反映民意晴雨表、政治生态风向标作用,五年来妥善处置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有力维护区域和谐稳定。着力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制定区纪委对区管干部任职廉政谈话的意见,“一对一”约谈处级领导干部;参加二级班子民主生活会,深入了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践行“两个维护”、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等情况,对存在违纪苗头等一般性问题的开展同志式谈心谈话,对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查处。建立健全处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综合日常监督、调研测评、检查考核等情况,对各单位政治生态精准“画像”。认真落实问责条例和市委实施办法,对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纪律执行不力等行为严肃问责。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一体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强化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纪检监察组织机构和法规制度体系,不断释放体制机制活力,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高标准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监察委员会,与区纪委合署办公,全面履行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向街道、镇、企事业单位派出监察机构,赋予派驻机构监察职能,推进监察工作向基层延伸。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区纪委区监委设立19家派驻机构,实现对区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监督全覆盖;完善派驻监督体制机制,健全派驻机构重要情况报告、工作考核、服务保障等制度机制,推动派驻监督向区管企业延伸。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坚守政治监督职责定位,切实体现“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贯彻落实上级纪委监委加强对下级纪委监委领导、监督执纪执法以上级纪委监委领导为主的要求,推动上下贯通,发挥整个纪检监察系统监督职能作用。探索开展“室组地”联动监督办案机制,整合反腐败资源,凝聚办案合力。区纪委区监委机关成立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强化自我监督;聘任特约监察员,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开展“万人行动计划”,整合基层纪检委员等监督力量,不断夯实基层监督基础。把深化改革与加强队伍建设紧密结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一体抓好纪检监察队伍思想、组织、纪律、作风、能力等各项建设,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今后五年,海淀区纪委监委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和对中关村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监察法赋予的职责,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的各项决策和战略部署提供坚强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