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部门工作>网信工作

中关村海淀园工会工委荣获国家级荣誉 荣获“全国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最具影响力平台”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5日信息来源:海淀园工会工委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10月11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网信办联合主办的2019全国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优秀平台征集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关村海淀园工会会员服务平台”榜上有名,荣获“全国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最具影响力平台”。

 

  活动开展以来,全国 70个省、市总工会参与评选。在线上展示环节,“中关村海淀园工会会员服务平台”作为唯一基层工会普惠服务平台以133760票位居网络投票榜首,收获了中关村科学城企业职工的较高传播量、参与度和美誉度(网络正向评价)。 

  早在2014年,海淀园工会工委就着手构建符合非公高新技术企业特点的工会普惠服务平台体系,经过近6年的发展,海淀园工会已经从“数字工会”演变为“智慧工会”。 

  从“数字工会”到“智慧工会” 

  2014年以来,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工会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海淀园工会工委”),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和服务优势,依托中关村海淀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构建符合非公高新技术企业特点的工会普惠服务平台体系。近六年来,海淀园工会工委“工会普惠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一次次升级,经历了网上工会、数字工会到智慧工会的发展过程,服务也越来越贴心。 

  数字工会:职工在哪里都能找到“娘家人” 

  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目前,中关村海淀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经突破1万家,聚集了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产业企业5000余家,大数据产业集聚了全国近1/3的基础设施和北京市85%的大数据领域企业。 

  海淀园内企业多为技术主导型研发总部。《中关村科学城发展报告(2018)》显示,海淀园从业人员119万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1万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65.6%,29岁以下从业者占比45.1%,30-39岁从业者占比38.9%。高素质、年轻化、思维活跃、具备“信息前沿型”网络使用能力的青年人,成为海淀园工会组织的主要服务对象。 

  目前,海淀园已建工会企业累计达到1248家(均为非公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如百度、新浪、完美世界等50多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 

  海淀园“数字工会”搭建了“五个一”框架建设,包括一网、一库、一平台、一应用和一套更新维护机制。即:2014年历时一年完成“工会信息管理平台”搭建运行;2015年5月完成官方网站(一期)改版上线;2016年1月成立会员服务部,完成“会员信息数据库”搭建运行、官方网站(二期)和官网?工会会员活动专区同期上线。2016年12月,海淀园工会精准服务模式获评由全国总工会网络工作部和中国工会网联合颁发的“建设网上工会好经验”奖。 

  “智慧工会”:“云到端”让实惠直达每一个职工 

  2017年初,前期面向效率提升的数字化改造,逐步展现出园区工会组织新形态。此时,侧重深层次系统智能化建设的“智慧工会”呼之欲出。 

  园区“智慧工会”以“数据支撑平台”构建的信息框架为基础,工会、企业、职工三大主体通过会员服务平台、工会电子会员卡、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快速获取信息、广泛互联互通、海量数据存储、智能服务互动,同时建设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实现一切基于工会服务的信息数据都应共享在“框架和平台中”。 

  提高协同效率,全方位实现工会服务管理信息化 

  数据支撑平台包括了个人工作台(办公OA)、基层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审计管理等8个一级模块,工会信息、工资集体协商、职工之家、职工书屋、母婴关爱室、经费管理、审计发函等43个二级模块,以及174个三级模块以及若干四级、五级模块。仅“基层管理”下的“全部工会信息”围绕企业性质、行业类别、职工人数、女工人数、工会委员等 37个常用工会参数及关联信息,实现1248家累计建会企业的4.5万余条信息的采集共享。 

  2019年7月,海淀园工会工委完成档案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拥有自1994年成立至今650卷、8万余页历史档案的信息,成为数据支撑平台的有力补充。 

  可以说,数据支撑平台不只是一个工具、一项技术,也是一种数字经济时代的思维范式,对园区工会组织管理进行了全新赋能,实现工会工委4处工作地点的跨层级高效管理、跨地域数据共享、跨业务协同推进。 

  优化资源配置,满足园区职工基础性和个性化需求 

  2018年1月,海淀园工会工委推出“覆盖更广、服务更全、获得更方便、使用更简单”的“会员服务平台”,确立了与园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职工美好生活需求相结合的公共服务投入理念、边界力度和定位取向。同年5月,基于二维码的海淀园工会电子会员卡上线,会员服务从“卡时代”进入“码时代”。电子会员卡与实体“会员互助服务卡”一一对应,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优惠领取等功能,在使用中更加高效、便捷。 

  依托官网·会员服务平台打造的“网上职工之家”不断优化具有海淀优势的科技、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配置,将生活服务、交通服务、市政服务等20项“医食助行享乐惠聚”主题便民服务纳入其中。实现包括就医挂号、缴费充值、运动健身、户外拓展、观影观展、社区家政、家庭亲子、美团外卖代金券、滴滴出行代金券、演出和赛事优惠门票、商户优惠折扣、心理健康在线直播、调解仲裁线上课堂、网上申办互助服务卡等在内的136项普惠服务的可进入、可选择、可支付、可持续,以及传统球赛、书画摄影、冰雪运动、电竞比赛、助学扶贫、单身联谊、轰趴馆“团建”、每月庭审观摩、常年法律顾问服务等十余项线下活动预约,形成服务于19万名职工的“智慧工会”前端。 

  仅2019年上半年,园区工会普惠服务投入活动经费381万元。开展了健康管理、平安返乡、春节暖心活动等12期会员专享活动,发放各类票券4100张,职工参与抢票59.1万人次;签约会员专属优惠商户112家;开展普惠活动5项,发放美团外卖、滴滴打车、便民服务以及电影券等1.69万张;发放生日礼物150份,吸引职工参与244万人次;开通网上预约挂号服务,4536名职工通过网络预约挂号就诊;开展23期心理健康网络直播课,吸引职工参与11781人次;开展40期“职工暖心驿站?会员日”活动,惠及40家企业的2040名职工;开展积分奖励活动,惠及职工124万人次。 

  2019年7月,海淀园工会工委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工会智库专家合作,对照《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2017—2020)》,提出海淀园“智慧工会”服务平台顶层设计方案,推进全网数据一套模型、一套架构、一套平台的统一管理和集中运维。 

  聚焦流程再梳理、聚焦业务再重造、聚焦模块再整合,海淀园“智慧工会”服务平台通过升级底层架构,构建统一入口、单点登录、边界清晰、互联互通的“五大平台”,即系统辅助平台、工会基础数据库平台、工会工作管理平台、工会会员服务平台、新媒体平台,实现工会业务数据和服务数据的“采、聚、存、治、用”。 

  通过建立组织在线、沟通在线、协同在线、服务在线、应用在线五大在线协作体系,推动园区“智慧工会”建设迈入“集约整合、全面互联、协同共治、共享开放、安全可信”的新阶段,成为展示园区工会新形象的靓丽名片、业务协同运行的重要工具、工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工会服务推介宣传的先进手段和实现职工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便利帮手。 

  智慧工会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技术工程、系统工程,海淀园“智慧工会”特色化,展现着海淀的科技、产业、人文等城市品质与形象,让园区职工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享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