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部门工作>宣传工作

圆明园文源阁遗址考古工地首次面向公众开放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7日信息来源:海淀报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为及时分享圆明园考古工作成果,普及考古知识,充分发挥考古资源的教育科普功能,营造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氛围,进一步传播圆明园历史文化,9月22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圆明园管理处、北京考古学会在圆明园文源阁遗址共同举办“北京考古·走进圆明园”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这也是圆明园文源阁遗址考古工地首次对公众开放。该活动是2024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日暨第14届北京科学嘉年华系列活动之一,也是2024北京公众考古季系列活动之一。20余位市民受邀走进文源阁遗址,跟随考古专家领略考古的魅力。
  记者了解到,文源阁遗址位于圆明园西北部,雍正时为四达亭,乾隆四十年(1775年)改建成文源阁,是一处以皇家藏书楼为主体的园林景观,主要用于收藏《四库全书》等。《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它的编撰是当时的一项国家文化工程。《四库全书》前后共抄录七部,分藏于“北四阁”“南三阁”中,圆明园文源阁即是“北四阁”之一。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文源阁和藏书惨遭损毁,仅部分藏书留存于世。
  为配合文源阁遗址保护展示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8月26日起,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联合圆明园管理处开始对文源阁遗址局部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拟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目前,已发掘出宫门、御路、河道、排水设施、蹬道等遗迹,还出土了粉彩瓷片、青花瓷片、琉璃建筑构件等文物。
  本次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20名市民走进考古发掘现场,与考古专家面对面,实地察看考古流程,观摩考古发现,领略考古魅力。
  “实地参观让我感受到,考古并不高冷,反而很有趣。考古工作人员教给我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参加完此次活动后我更加懂得,考古工作需要耐心和毅力,一点点地发现遗迹。这些都值得我去学习。这次看到的古建筑排水结构很精妙,从中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匠心。”参加活动的张同学向记者说道。
  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近年来,社会大众对考古工作的热情不断高涨。据了解,为普及考古知识,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满足公众了解考古发现的需要,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从2015年开始开放圆明园考古工地,通过现场观摩、专业讲解、模拟考古、发掘直播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展现考古工作过程和成果,打造“北京考古”公众考古品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
  据介绍,文源阁遗址考古发掘工作预计持续至今年10月底,考古工地将一直向社会开放。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将与圆明园管理处一起,持续推动圆明园考古成果的社会共享和展示传播。(常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