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两新两高”战略与各项工作任务,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紧扣我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将依法行政工作和核心区建设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监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为我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积极开展学习培训及宣传活动,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着力提升干部法律素养。通过集中培训、专题研讨等方式,提升干部理论水平,确保依法依规办事落到实处。严格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截至目前组织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内容涵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法治教育、警示及保密教育等,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奠定坚实基础。圆满完成“七五”普法的总结及上报工作。
切实增强干部业务能力。严格按照干部培训工作有关要求,统筹实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强化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武装,聚焦政治理论、科技创新、国际形势、公文写作等方面不断提升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水平,着力打造一支与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相匹配、忠诚干净担当、勇于创新创造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全年自主培训达每人116学时,覆盖中关村科学城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全体干部。
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承办2020中国•海淀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启动仪式暨中关村知识产权论坛、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咨询活动,开展专利预审培训、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讲座等线上活动,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交流,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通过国知局专利复审委员在保护中心开展专利口审活动等方式,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二、切实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切实履行行政执法职权,积极开展辖区内“对提供虚假技术或者技术信息的行为进行处罚”行政执法工作。主动对交易主体开展普法宣传和执法检查,严格落实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制度,坚持严格执法尺度,主动配合市科委技术市场办对区域合同登记处的执法检查。
截至2020年11月,尚未发现违法现象以及接到举报投诉,行政处罚案件数量为零。行政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90余人次,完成执法检查230件,公示200件。开展政策培训15场,累计培训人数600多人。预计2020年我区技术市场成交总额突破2000亿元,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三、坚持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做好日常政务信息动态发布。截至目前,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在政府信息公开大厅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共823条,全文电子化率100%。其中,机构职能类信息6条(包括领导介绍、机构职责),占比0.7%;法规文件类信息1条(包括法规文件、规范性文件、其他文件),占比0.1%;规划计划类信息1条,占比0.1%;业务动态类信息795条(包括部门动态、政务动态、结果公示),占比96.7%。行政职责类信息4条(包括行政审批、其他文件),占比0.5%。重点领域类信息16条(包括行政执法检查双随机文件),占比1.8%。
及时处理公开信息申请。坚持每日定时查看依申请公开邮箱,畅通申请渠道,全年共收到依申请公开申请1份。每日查看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网站,确保新生成的所有政府信息合法合规。
成功举办政务开放日。4月20日,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主办,中关村海兴促进会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中心联合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海外发展联盟协办的在线政策宣讲成功举办。
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基础工作。及时发布科学城管理机构及领导信息,明确领导分工,针对领导调整及时更新网站及信息公开大厅有关内容。围绕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好信息公开,在海淀区政府门户网站科技创新专栏公开发布专项申报指南,并开展项目征集、评审。做好201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项考核工作。将信息公开及网站建设考核纳入科学城专项考核项目,于2020年初依据考核标准对2019年科学城各部门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公示通报。
四、认真排查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2020年,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以矛盾化解为重点,积极推动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全年共收到信访件7件,主要涉及5G应用场景、专利借贷、直播平台大额打赏等案件,均已妥善解决。全年无信访群众到国家局、市信访办等部门越级上访情况,未收到信访人的复查复核申请,无信访矛盾纠纷突出问题。全年领导班子作出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批示7次,重点关注企业涉及海英人才、集中办公区、胚芽计划、信息化建设等问题,积极协调区属相关部门与相关企业,推动反映问题的解决。全年接诉即办收件654件,承办240件,退回414件,所有案件及时受理、严格办理、按期办结,达到较高的群众满意率。
五、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落实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
信用数据融合方面。建设信用海淀网站及海淀区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一是对辖区内信用政策制度、信用承诺、信用事件、风险提示等进行公示和宣传;二是建立完善信息主体信用信息发布、查询、异议处理服务机制;三是加快推动市区两级信用信息互连互通机制。截至目前,信用海淀网站向市级信用平台报送区级双公示数据217592条,信用承诺数据20527条,红黑名单数据33309条;接收市级平台公共信用信息311万条。
信用监管协同方面。配备专人负责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考核工作,及时报送监测考核数据,快速处理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领域失信事件,对本区域内发生的严重失信事件,第一时间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反馈。建立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在科技、劳动保障、税务、食品、司法等重点领域推动建立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及时归集分级分类监管产生的红黑名单。
信用应用创新方面。一是落实告知承诺制度,区科信局与区政务服务局探索推进政务告知承诺事项,采用数据传输形式,将政务领域承诺书对外公示,并建立后期检查及违诺信息台账。二是探索在海淀区专项资金中使用合规度评价报告,依托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数据,对专项资金申报主体违法违规风险程度(即合规度)进行评价。三是研究编制《海淀区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细则》,并启动了海淀区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服务编制工作。
信用便民惠企方面。在政府专项资金及区内银行贷款审批中使用或鼓励使用信用报告(征信报告、评级报告),信用等级达到BB级以上方可申请专项资金,鼓励区内银行为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额度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持续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信用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进园区、进社区宣传活动,共收集《北京市社会信用立法和“十四五”规划建议征询问卷》200份、商户诚信承诺书80份。
六、持续完善监督,规范行政行为
(一)推进督查和绩效考核工作顺利开展,不断提高执行力
2020年,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共承担市区各项督查督办任务80项,其中包括市政府折子工程10项,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35项,市绩效任务4项,“五新”政策措施专项督查任务28项,市绩效整改任务3项,目前各项任务进展顺利。督促落实各类决策会议议定事项与区领导交办事项50项,针对各项任务定期反馈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困难及时提请主要领导调度,协调各部门共同研究,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任务如期按质完成。
(二)认真组织建议提案办理工作,集思广益助发展
修订完善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办前、办中、办后“三联系”原则和先沟通、先调研、先协商、后答复的“三先一后”程序推进建议提案办理工作。2020年,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共承办各类建议提案57件,包括市级建议提案10件,区人大建议4件,区政协委员提案38件,区党派团体提案5件。政协提案承办数量位列全区第一。建议提案均按要求办理完毕,代表委员签署《答复意见》满意率(同意率)100%。
(三)严格落实监察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今年以来,中关村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按照市、区依法行政考核工作要求,将全面从严治党、依法行政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形成《中关村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纪委和市、区纪委全会精神,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实现责任书签订“全覆盖”。组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在元旦、春节、两会等法定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通过OA平台、微信短信提出廉洁纪律要求。制定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定期编印学习教育简报,督促处级领导干部按时填报主体责任平台内容,不断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突出党内监督主导地位,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用好纪检委员和党风政风监督员两支队伍,围绕企业政策资金等重点工作开展风险防控管理,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入实践“创新合伙人”理念,积极为科学城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四)按照既定目标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严把财务审核关
一是落实内控管理工作。修订完善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内控管理制度,优化完善政府采购、信息化、国资监管、专项资金平台等各项工作,防范化解风险,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以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为契机,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深入研究分析,制定整改措施,确保落实到位。
二是有序开展资金预决算工作。加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
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及财务程序要求,加强对专项资金预算核定、指南发布、项目查重及汇总报会、资金拨付等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做好专项资金使用工作,确保专项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预算资金有效支出,加大预算申报、预算支出、结余管理规范力度,预算绩效考评从年初开始,按月考评,预算执行与预算申报一一对应,确保支出进度和工作进度相匹配,同时优化完善预算执行手续及相关流程,确保每一笔资金的支出均有理有据。加强大额资金管理,针对预算中达到100万元以上项目全部列入绩效跟踪,按季度追踪绩效任务完成情况,加强预算执行监测,不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执行效果。全年跟踪项目达30个。
三是深入落实科学城公司国资监管工作。切实履行科学城管委会国资监管职能,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科学城公司投资行为,防范投资风险,推动公司不断发展。
(五)借助外脑,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委托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对近400份法律性文件进行审查,出具法律意见书350余份,有效防控了业务工作的法律风险。协助律师做好管委会现场办公,促进与各部门联系沟通,解答各部门法律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相应处理。各业务部门在订立合同条款、咨询各类法律问题时较以往更具针对性,确保了内容与程序的合法合规性,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
2021年,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将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切实履行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增强各级领导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服务科技创新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助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
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综合事务部
2020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