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部门工作>政法工作

海淀区信访办公室2020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2日信息来源:信访办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区信访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我办实际,进一步强化信访法治化建设,积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

  一、2020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基本情况
  (一)加强信访联席会议组织领导,增强信访工作合力
  我办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党组书记、主任赵立华为组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依法行政工作,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组员,负责承担分管领域的依法行政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区信访法治化建设的系统指导,制定了《海淀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工作规则》等文件,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审议通过,明确职责和工作内容,统筹推进信访积案和重点矛盾化解工作。充实信访工作力量,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29家扩增为49家,指导29个街镇全部成立街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实现市区两级联席会议全覆盖,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同向发力、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加大工作调度力度,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2020年信访矛盾攻坚、信访积案和重点矛盾化解”工作领导小组,总揽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信访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
  (二)畅通信访工作渠道,有效应对疫情衍生的矛盾风险
  畅通疫情期间信访渠道,通过制发宣传展板、海报,引导信访群众网上反映诉求,减少疫情传播风险。落实接待场所开放后消毒、测温、引导分流等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确保全区各级信访接待场所零感染。快速受理涉疫信访事项,当天完成转办,督促加快办结,做到案件处理进度“快一拍”。开展涉疫信访矛盾专项排查,及时发现苗头隐患,切实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丰富公共管理综合保险项目内容,增加“疫情防控期间扩展条款”,快速办理涉疫理赔,及时化解疫情防控引发的信访矛盾。
  (三)加强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落实诉访分离、依法分类处理诉求工作
  深化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下发制度文件,开展6次线上培训,组织街镇信访干部到信访办轮训,邀请市信访办领导为全区信访干部讲解培训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全区108家单位177名信访干部参加,提升全区业务水平。深入推动诉访分离、依法分类工作,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信访矛盾,将涉法涉诉问题纳入法治化轨道,明确告知、引导信访群众向有权处理机关反映诉求。属于职能部门管辖的行政事项,督促职能部门按照依法分类清单导入行政处理程序,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合理利益诉求。
  (四)缩短信访事项办理时限,实现全流程提质增效
  深化“最多访一次”,加强初信初访办理工作,落实初信初访的化解责任。围绕登记、办理、回访、督查、考核、问责等各个环节,采取接诉即办、一网通办、主动代办、简易快办、协调督办、未诉先办等方式,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压实首接首办责任,推动信访诉求及时就地解决。针对群众咨询类、应急类信访问题,指导和督促责任单位采取简易办理程序,快速响应并按照程序答复信访人,全力保障信访人合法权益。
  (五)落实区领导接访和包案制度,高位推动突出矛盾化解
  做好区领导接访下访工作保障,组织好区领导信访接待日活动,23位区级领导到区信访办接访和值班值守,接待信访群众39批次,积极回应信访人诉求,推动信访问题有效化解。区委书记于军通过视频接访和现场接访,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居民出行难、安装电梯和原卫生局清河家属院居民办理房产证问题等实际困难。代区长王合生现场接待异地退休返京知青,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2次、专项排查13次,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732件。继续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区领导带头包案推动19件市区级重点矛盾化解,区属各单位处级领导带头在岗接访、包案化解,积极推动化解一批信访矛盾。
  (六)围绕“为民解难”,切实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
  以“事要解决”为核心,加大督办工作力度,整合网、信、访化解力量,成立督导组,形成“信访吹哨、部门报到、分片督导”的工作机制,定期实地调研、召开协调会,督促责任单位及时办理信访事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创新海淀信访“一轴两翼”工作模式,即:以信访工作为轴,律师、心理咨询师为两翼,用“法理情”解决合法合理诉求,用“情理法”开展疏导教育,形成信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四季青镇在香山红门及荷叶山地区腾退过程中,形成“干部下村包片包户、腾退台账张榜公开、专业团队支撑保障”实现零上访的典型经验做法,为全区在腾退拆迁工作中源头预防提供了借鉴,得到市领导肯定。我们总结的帮扶异地退休返京知青群体工作的“三项政策、五项机制”经验,得到市领导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市委书记蔡奇对此专门做出批示。
  (七)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升法治信访水平
  坚持开展学法活动,党组领导班子利用党组会、主任办公会和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形式开展会前学法4次,把依法行政纳入领导干部年终述职内容。组织全办人员法律知识培训24学时,带动全办干部学习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保密法和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尊崇宪法、敬畏法律的意识。深入开展宪法日(周)宣传活动、以“法治信访”为主题的信访宣传月活动,持续在全办开展法治教育,营造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深入推动诉访分离、依法分类工作,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信访矛盾,将涉法涉诉问题纳入法治化轨道,明确告知、引导信访群众向有权处理机关反映诉求。属于职能部门管辖的行政事项,督促职能部门按照依法分类清单导入行政处理程序,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合理利益诉求。探索“六专工作模式”(专业团队、专业人士、专项评估、专题研究、专人定策、专案化解),引入第三方专业律师团队开展信访积案评估,参与信访案件复查,协助出具《尽职调查报告》等6份。依法开展政务信息公开、政务开放日活动,按期回复依申请公开信息4件,全年无行政诉讼案件。法制日报和经济日报分别刊登了题为《海淀规范信访分类提升行政履职效能》和《北京海淀一张保单化解城市治理难题》的文章,宣传报道了我办深入推进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及引入保险机制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举措,我办依法行政效果进一步彰显。
  (八)自觉接受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认真贯彻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做出的各项决议、决定,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人大代表监督,坚决落实好人大代表建议意见,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接受工作评议。
  认真落实解决人大代表重点关注的苏家坨镇苏三四村土地租金历史遗留信访案件,充分发挥信访联席会议作用,协调多方力量,安排矛盾排查资金,推动长达十余年的历史积案解决。
  高效协助主办单位办理人大代表《关于以”接诉即办“工作为统领整合海淀区各类考核的建议》。按照“接诉即办”要求,优化信访工作考核指标。同时举一反三,主动自查,将信访工作考核与依法行政考核、“平安海淀”建设考核统一起来,考核突出办理效率和群众满意,以考核为抓手,推动信访工作及时受理、有效沟通,推进及时就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
  依法接受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严格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完成2021年预算编制工作。10月22日召开预算编制初审会后,我办按照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给出初审意见建议,及时对项目预算进行调整修改,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大资金统筹计划,增强预算安排精准度,确保预算编制科学严谨。
  二、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积案化解进度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
  近三年,区信访办下大气力集中推动化解圆明园花园别墅居民吃水用电难问题、苏三四村“土地租金长期得不到补偿,村民利益得不到保护”问题等一大批几十年历史积案,但还有部分“骨头案”“钉子案”化解速度、效果与群众期待存在差距。究其原因,既有积案时间久远、案情错综复杂、政策法律变化、心解体系建设不全等客观因素,也有思想重视不够、存在畏难情绪、责任压得不实等主观原因。
  (二)人员配备、科技支撑与新时代信访工作形势要求还有差距
  当前,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风险矛盾不断交织叠加,集中显露,一些新型互联网矛盾逐年上升,我区信访干部配备数量短缺,能力水平有待提升,与新形势任务对信访工作的要求还有差距。在科技支撑方面,统一的信访信息系统仍未建立,信访数据未与区内其他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孤岛”现象依旧突出,信访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尚不匹配。
  三、2021年依法行政工作计划
  (一)深入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
  按照中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落实提高效率、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的工作要求,出台我区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方案,对上级交办的重复信访、信访积案全程跟踪督办、通报,并纳入“平安海淀”和依法行政考核中,压实化解工作责任。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原则,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着力开展心理安抚、疏导和教育,帮助信访群众解开心结,切实做到事心双解。充分发挥组织优势,运用科技平台和多元手段,统筹多方资源,形成矛盾化解工作合力,更多地化解信访积案,让人民群众从信访工作中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信访干部进一步提升岗位尊严和价值认同。
  (二)着力提高信访工作满意率和基础业务能力
  加强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工作落实,督促责任单位重视并及时办理信访案件,确保责任单位的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持续提升,群众满意率实现大幅上升。加大信访考核力度,细化信访工作考核指标,压实各单位信访责任。严格监督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加强对信访基础业务的经常性检查,纠正基础业务工作中不合规范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区信访工作基础业务能力提升。
  (三)持续推进信访法治化和信息化建设
  广泛开展信访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通过针对性强、实效性好的宣传,引导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合理诉求,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切实履行好信访部门改进工作、完善政策、给予处分“三项建议权”的法定职责。深入开展信访法治化建设,坚持诉访分离,完善依法分类清单,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矛盾诉求。加大与律师的合作力度,让法律专业人士在解决重大复杂疑难信访事项中发挥作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维护信访人合法权益,减少区政府被诉风险。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信访信息综合研判和预测预警,反映真实社情民意,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坚持打造海淀特色信访信息化平台,积极推进海淀区信访管理系统(二期)工作,实现服务领导决策科学化、服务业务办理规范化、服务群众需求便捷化。
  (四)努力建设高素质信访干部队伍
  信访干部是党的事业宝贵财富。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区广大信访干部长期奋斗在矛盾化解一线,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厚植了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练就了处理疑难复杂问题的过硬本领,培养了把握区情民意的全局意识,锻造了忠诚可靠的政治品格。要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加大典型宣传、积极向组织推荐等方式,关爱激励干部成长,努力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可靠、恪守为民之责、善做群众工作的信访工作队伍。
  海淀区信访办公室
  2020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