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驻区民政局纪检监察组强化“两责联动”,强力监督推动我区新增备案养老助餐点97家,让广大老年人在海淀享受到有温度、有品质、有特色的“三餐四季”。
一是压实责任有“力度”。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区民政局建立“区主管领导调度、部门分工协同、街镇区域统筹”工作机制,帮助梳理各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及各街镇主体责任,成立工作专班,形成上下一致、左右协同的工作合力。审核把关《海淀区养老助餐服务实施细则(试行)》、《海淀区2024年养老助餐工作任务分解方案》、《2024年海淀食堂建设工作方案》,加强工作落实,压实各方责任。
二是监督检查有“深度”。派驻纪检监察组紧盯养老助餐服务工作时间推进表,抓进度、抓督查督办、抓干部履职。梳理其中的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和重要环节,分析研判廉政风险点,作为精准监督的切入点。实地监督检查养老助餐点建设运营情况,建议区民政局加强对参与的市场主体规范化管理,建立养老助餐点运营主体考核和退出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服务质量检查及效能评估。针对建立的助餐服务激励机制,通过会议监督、账目监督等方式,加大对养老助餐市级补贴、建设补贴、运营补贴、送餐补贴、社区食堂补贴等的监督力度,提醒区民政局接受专项审计监督。
三是拓展服务有“广度”。海淀园区多企业多,广大群众特别是上班族、新就业群体等用餐有需求,在做实做细为老服务的基础上,监督区民政局着力打造普惠共享的“海淀食堂”助餐品牌,明确了养老拓展、企业加盟、院所开放、园企共享、镇村共建等5种建设模式,推进助餐工作由老龄向全龄、定时向全时拓展。针对养老助残服务与拓展服务融合情况,派驻纪检监察组要求区民政局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开展助餐服务满意度调查,及时有效解决合理诉求,相关接诉即办工单稳中下降。截至目前,已有14家“海淀食堂”样板间挂牌对外运营,初步形成具有海淀特色、带动力强、示范效应突出的养老助餐服务示范点和优秀服务品牌。(文/邵春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