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加老旧小区停车位?附近买菜不方便怎么办……涉及民生及发展问题的大事小情千头万绪,为找到治理“线头”,需各方有效座谈、共商共治。
近日,中关村街道总结前期社区会客议事厅案例经验,制定《中关村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家商量着办”工作指导手册》,明确会议流程、通用规则、事项清单、实操指南等,让商量地区事务变得有“章”可循。以智慧化手段绘制电子地图,方便居民高效、快捷获取一刻钟便民网点信息,为社区居民“幸福圈”导航,正是中关村街道广泛发动“邻里同画”,共同商量,携手共建的缩影。
邻里共绘“一张图”
“我刚搬家到中关村街道不知道哪儿有便利店?”“我们买菜要走很远不知道最近的菜店在哪里?”居民王先生反映住宅区步行一刻钟内没有菜店……
中关村街道充分运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家商量着办”工作机制,组织新老居民、相关职能部门、物业公司、商户等,召开专题会议,共同商量讨论,选取合规的业态、合适的点位、合理的规划统筹推进。有人建议菜车进社区、有人建议增设点位、还有人建议送菜……“要是有张地图就好了,菜站一目了然。”一位居民提议,引起了街道的注意。
于是,中关村街道找到地区企业“纷享云图”具体商量探讨可行性方案。经过多次沟通、实地走访调研,联合研发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电子地图。

通过搜索便民电子地图,社区工作人员查询到步行5分钟路程内菜店有3家,步行15分钟路程内有8家,立即向王先生反馈查询结果,并教授其如何使用电子地图。王先生由衷地表示满意,并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电子地图的便捷赞不绝口。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圈是重点、用圈是根本。为了让一刻钟便民网点更加布局合理、分布均匀、业态齐全、便民利民,街道积极发挥“大家商量着办”议事协商机制,通过官微、线下问卷收集居民对现有便民网点的意见和建议,按照“补短板、保基本、提品质”的原则,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网点建设,并同步更新电子地图各项功能。
“我觉得电子地图要具备导航功能。”“电子地图可以加一下便利店、早餐点、药店、餐厅、快递点等,让地图更加完善。”……议事协商会上,居民、物业、企业等各方代表围坐在一起,谈想法、提意见、说建议,遇到问题能够现场解决的就立刻办理,不能现场解决的深入沟通商量,研讨后拿出具体解决方案,为居民精准提供便民服务。
智能导航“幸福圈”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电子地图自上线以来,吸引越来越多的居民使用。中关村街道通过官微发布网点地图,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相关社区发放宣传海报、折页地图,在中关村南路、科学院南路及大型商超门口等人流量大的位置张贴引导图,在知春路和科学院南路关键路段设置电子地图导引牌加大宣传力度,方便居民进一步了解社区便民网点的位置。
“有了便民电子地图,应该如何使用?”“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怎么反馈和解决呢?”部分居民向社区反映。
为了进一步加深各社区对电子地图的了解,做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电子地图动态调整,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中关村街道召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进会暨电子地图使用培训会,地区企业“纷享云图”就电子地图便民网点如何搜索、导航、增加、删除等进行详细讲解。社工小张开心地说:“今天跟着老师实际操作了一遍,心里有底了,今后再与居民‘商量’便民网点的事宜效率就更高了,真好。”
加快建设智慧服务平台
中关村街道辖区土地珍贵、人员密集,需求多样且复杂。在增设便民网点过程中,街道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组织召开“大家商量着办”议事协商会,大家面对面议一议,让民生实事得以快速破解和纵深推进。如东南社区菜棚、科汇社区菜站都是在前期走访调查、开居民议事会、居民参与中建设起来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电子地图就这样在“大家商量着办”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下一步,街道将立足“大家商量着办”议事协商机制,根据居民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一圈一策”的原则,努力建设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快捷便利的便民生活圈,进一步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需求,不断增添城市烟火气、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