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党建工作>基层组织建设

【大家商量着办】海淀区园林绿化局共商压实“林长制” 共建助力“林长治”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3日信息来源:红色海淀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海淀区园林绿化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家商量着办”的机制优势,联合街镇林长、社区林长、社会机构、企业、群众代表等主体,积极探索共商、共研、共解、共建模式,变政府主导“单打独斗”为多方参与“共商共治”,将生态治理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压实“林长制”,扩大“林长圈”,逐渐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商量、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
  共商绿化资源优化治理方式。为提升城市林绿地资源管理质效,区林长办与各街镇林长办共同开展权属梳理整合,形成涵盖市管、区管、街镇、河湖等各类主体林绿地,面积12457.29公顷的数字化台账“林绿地一张图”并上线京办平台,实现林绿地全量一图速览,管理扁平、高效;区、街镇林长办共同推动共管地块移交整合,梳理移交多单位共管公共绿地152处、53.24公顷,全面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治理的“一路一主体”模式。如,东升镇辖区宝盛东路、成府路等辖区道路行道树、绿篱、附属绿地管理单位不一,各管护主体“各扫门前雪”,通过有效利用“大家商量着办”工作机制,实现了同一路段统一作业,提升了绿化美化的整体性,降低了养护作业频次,强化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共商治理后,海淀区城镇绿地养护质量考核成绩持续位列中心城区第一名。
  共研科学绿化建设改造办法。为统一街镇城市更新绿化建设改造的标准、路径,区林长办先后5次召开街镇林长碰头会,现场共同研究区管绿地与街镇绿化提质增效问题。通过大家集体议事、集思广益,先后讨论形成《海淀区街镇绿化规划建设工作指导意见(试行)》《海淀区区管绿地改造提升工作办法》,明确了工作目标、提出了规划建议,各级改造区管绿地路径更加清晰,建设自管绿地标准更加明确,全区逐渐形成质效统一的绿化建设新格局。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区园林绿化局依据《办法》与各街镇、群众代表共同商议改造北京林业大学、清华附小、二里沟地铁站、太平路等周边绿地9处,面积46260平方米,优化了城市慢行空间,塑造了包容、开放、共享的街区新形态,获得市民广泛好评。
  共解居住区树木“扰民”难题。聚焦“接诉即办”关于树根拱路、树木挡光扫窗、树木病虫、树枝安全隐患等高频难点民生问题,区林长办深入5个街镇走访调研,与街镇林长办、专家、社会单位、社区林长、群众代表开展联席座谈、共同商讨治理对策,在全市率先出台《居住区、居住小区树木安全隐患、树木扫窗挡光和病虫害扰民问题化解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分类处置原则、明晰各方工作职责,各街镇先后吹哨报到89次,解决问题83个,圆满解决了困扰社区已久的树木“扰民”难题,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围绕道路树木修剪养护问题,区林长办会同区城管委、市城养中心、市政集团、物业公司等单位,共商产权单位或养护单位的处理权属,积极探索共商共治解决路径,确保业务开展更高效、为民服务更便捷、基层治理更有力。
  共建魅力古树“保护圈”。海淀区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在431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分布有古树名木15065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总数的36%。为更好的保护古树名木、守护绿色“活化石”,区园林绿化局与世纪新景园社区、温泉老年医院反复协商论证,共同探索营建社区古树园、医院古树园,通过拆除硬化铺装、进行土壤改良、应用复壮修复措施,以及加设森林康养广场、补植花卉地被等方式,切实将古树资源保护与社区居民文娱生活、医院健康疗养需求相结合,打造出生态与医疗共生的首都治理范本,实现了居民活动空间和古树保护空间“双增双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