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党建工作>基层组织建设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三个融合”,激发人社事业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3日信息来源:海淀组工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市委组织部《关于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制定印发以来,海淀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文件要求,积极探索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做法,形成了一批典型融合案例。现刊登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融合做法,供大家学习交流借鉴。
  一、背景情况
  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为承担民生保障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城乡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工作,受理政务服务事项270余项。全局紧紧围绕市、区重点工作,坚持融入中心抓党建、全面从严带队伍、凝心聚力促发展,着力提升新时代党建工作质量,全方位赋能人社事业迈向新台阶,在海淀新的历史方位中找准人社坐标,为实现海淀“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区域发展目标贡献人社力量。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理念融合,“讲政治”要求贯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外在要求”转化为“内生动力”。强化政治担当“讲党性”。持续开展党史、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党员身份认同,切实把“事事连政治、时时讲忠诚”的意识深植于党员干部的血脉之中,落实到人社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为实现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夯实根基。深化理论武装“学思想”。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纳入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重要学习内容,以思想伟力激发奋进动力。落实党建业务“一本账”。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政治要件”,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困难群体就业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等重要指标和重点任务纳入全局党建业务“一本账”,坚决落实好中央、市区各项决策部署,把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抓具体、抓深入。
  (二)聚焦队伍融合,持续打造“人社先锋”。460余名党员当先锋、作表率,把“体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在“靠前服务”上作表率。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塑形象,开展“咨询解答、办事指引、帮办代办”志愿服务,主动“上岗”提供延时服务,在各业务大厅选树50余名“党员先锋岗”“窗口服务之星”,带动形成争先创优良好风气。在“修炼内功”上作表率。围绕能力提升主线,聚焦人工智能、文化历史、调研写作等抓好通识教育培训,组织开展主题研学、读书分享活动,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综合素养,有效带动全局为民服务“软实力”提升。在“优化行风”上作表率。全面开展“强党风、正行风、树新风”行动,组织业务政策、党规党史“练兵比武”闭卷考试,结合七一主题党日知识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进,让优秀的党员干部成为政务服务工作的强引擎。
  (三)立足中心融合,党建业务耦合发展。创新“党建+人社”服务模式,把“实干力度”转化为“民生温度”。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民生诉求精准解决。选派党员骨干集中办公,成立“劳动专班”“退费专班”攻坚克难,全面提升专业化、精细化办件水平。深入落实“每月一题”工作要求,局领导主动接访“钉子”案件,部分疑难来件通过“业务+律师+企业+诉求人”四方商量着办,各类诉求得到有效推进解决,年均处理16万余案件。党建赋能公共服务,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聚焦重点群体,党员走进直播间带岗送岗,依托“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中关村百校联盟”等挖掘就业岗位15.2万个,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53万人,连续11年成功创建北京市充分就业区。主题党日活动延伸,优化社保服务供给。联合各街镇、社区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政策宣讲,全市首次实现“社保服务合作网点”进驻企业园区,“社保便民服务圈”加速形成。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护航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开展“安薪北京”等专项行动,党员干部深入园区、企业、工地一线,帮助追讨农民工工资8700余万元。深化党建引领“大家商量着办”机制,成立多元联合调解中心推动“调”“裁”结合,创建“仲心护航”普法宣传党建品牌。
  三、经验启示
  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立足人民需要、发展需要,抓好党建与人社事业深度融合,充分释放党员干部内驱力、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全力为推动地区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贡献。近年来,全局先后获评法治人社建设优秀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社保中心、公服中心党总支获评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