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下关街道党工委将“大家商量着办”机制作为基层党建“1号任务”,坚持“围着基层转”的鲜明导向,通过系统化设计、多元化参与、常态化运行,推动建设科技创新、城市更新、物业焕新、民生暖心的美好北下关。
01、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商”的共识
贯彻落实《海淀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改革措施》等相关文件要求,将“大家商量着办”纳入街道工委会重要议事日程,与接诉即办、网格化治理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落实。
02、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商”的事项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聚焦接诉即办工作中反映的共性、难点问题,持续开展“四百”走基层行动,动态更新“四库”台账,建立痛点库106件。针对物业管理、环境整治、停车管理等群众反复诉求且不满意的问题,综合考虑难易程度、解决方式、利益主体等因素,分层分类筛选可解决的痛点,并寻求法律、专家、政策支撑,形成商量库94件。
03、完善组织体系,夯实“商”的保障
完善“街道-社区-网格-楼门(院)-党员先锋户”“五位一体”组织动员体系,打造“敢商、会商、能商”干部队伍。
大事难事街道党工委上,通过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领导包片等形式,与大院大所结对,灵活运用吹哨报到机制,解决气象局断头路、农科院停车场等问题。
民生实事社区党组织上,强化社区书记头雁效应,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引导员、宣传员”,楼门长“信息员、情报员”,网格社工“服务员、调和员”的作用,逐步实现从“社区定”到“大家议”的思维转变。
04、协同多元主体,扩大“商”的力量
强化地区资源供给,与15家地区单位签订《共建大纲》,结合“八进社区”行动,引入资金、政策、场地等资源。把握区域人口特点,以“少年”“银龄”“小哥”为重点,建立“海悦·北下关红色维修队”等44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分领域储备骨干力量1400余人。丰富商量平台,搭建红柳会客厅、净土小巷议事厅、暖邻议事厅等31个独具特色的议事协商平台,营造开放民主的商量氛围。
05、锚定根本目标,提升“商”的效能
完善提级办理机制,落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街道科长蹲点社区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定期沉到基层一线,常态化联系群众,推动商量资源精准匹配,提升社区与街道科室协同解决问题的效能。截至目前,31个社区召开565场议事协商会,解决大柳树社区居民众筹加装电梯、南里二社区电梯欠费停运等难题466件,“商量好的”案件多为接诉即办优质工单,社区月均案件量同比下降16件,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主动治理”转变。